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邓红蕾 彭英姿 谭璐 记者 谭尔豪
在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提到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大家都用“狼之战队”来形容,“吃得苦、霸得蛮、能攻坚、善创新”是这个团队的“标配”。
2021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遴选结果,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名列其中,是全国旅游大类餐饮类中唯一立项的教学团队,这是继长沙市高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后的又一殊荣,标志着学校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据悉,全国目前共有42所高职院校开办了餐饮智能管理专业,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既不是开办时间最早的,也不是建设基础最好的,缘何能异军突起,团队建设有何秘诀可参考?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这支“狼之战队”。
创业1.0——以专业发展引领团队建设
时间回到2008年,当时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还叫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第一届就20名学生,2位老师,当时是一个极冷门的专业。”元老教师杨名回忆专业初办时的情景说。
在师资短缺、生源稀少的情况下,专业建设停滞不前。在2010年和2011年相继召开的湘菜产业与职业教育对话会和湖南湘菜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上,餐饮行业企业代表谈的最多的是“我们不缺资金,不缺市场,但我们缺优秀的店长类复合型餐饮管理人才”。时任旅游系副主任的谢军敏锐地捕捉到发展机遇,“餐饮管理专业前景可观,对接产业办专业,坚持质量育人才”的理念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2013年,在省市各级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推动下,行企校三方成立湘菜学院,明确了“培养湘菜人才、传承湘菜文化、引领湘菜产业”的办学目标,其核心专业餐饮管理专业成为学校重点特色发展专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培育优秀的餐饮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湘菜学院院长谢军说干就干,他带领团队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重新修订餐饮管理专业人培方案,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也同步部署。2014年,餐饮管理专业被认定为长沙市重点特色专业,专业建设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提质2.0——将师生成长作为团队发展目标
专业建设热火朝天,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招生的举步维艰。“每年只有30余名学生,而且大部分学生报考的第一志愿并非餐饮管理专业,而是通过调剂的方式,不太情愿地进入餐饮管理专业。”教师兰田这样描述当时的招生情况。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谢军提出“高规格实习,高质量就业”理念,精选校企合作企业,优化组建专业教师 企业导师 优秀学长的结构化教学团队,践行“一师一企”制度,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以黄炎培先生提出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校企共同探索餐饮乐业人才培养模式,每年招生规模逐步稳定在100人3个班左右。日益增长的学生规模和旺盛的企业需求给予了餐饮管理团队极大的信心,他们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建立成果导向的“1轴3区7域”课程体系,校企共创“资源库 mooc spoc”的资源应用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改革……从此,餐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进入2.0时代。
2017年,餐饮管理教学团队被评为长沙市高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先后获湖南省微课大赛一等奖、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课程《湖湘饮食文化》立项亚行贷款课程改革项目,《饮食风俗》认定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出版系列湘菜文化专著,被行业授予“湘菜文化杰出传播奖”,开启了扎根湖湘文化特色办学的新征程。专业建设成果《行业升级背景下产教协同共建湘菜产业专业群的探索与实践》获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为培养餐饮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餐饮管理团队除了在校内的教育教学上发力外,还广泛带领学生参与服务全国两会、湘菜大讲坛等社会实践,逐步形成了优质的特色社会服务品牌,在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2014—2018年,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省级以上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7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满意度96.4%以上,学院获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还涌现出了一批就业和创业典型。
13级餐饮管理专业毕业生向雅楠、刘杰琪就是其中的代表。向雅楠毕业后就职于餐饮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企业五十七度湘,从前厅服务员做起,经过3年时间,迅速成长为五十七度湘旗下“吃饭皇帝大”品牌门店合伙人。“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让我找到了热爱的事业。在我毕业后,老师还经常关心我的成长,勉励我做传播湘菜的新时代餐饮管理人。”向雅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是13级餐饮管理专业毕业的刘杰琪有一个创业梦,由她创办的株洲跛子美食城在株洲当地小有名气,刘杰琪告诉记者,她如今的餐厅管理理念正是在学校读书时开始积累的。
创优3.0——“多点开花”带动团队更精干
2019年,以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为核心构建的“餐旅会”专业群立项为国家高水平特色专业群,是国内首个立项的餐饮类“双高计划”专业群,金苹果专业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这标志着湘菜学院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进入了创优发展3.0时代。
“做到国内领先,基本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甚至连专业对口的教材都很难找到,这是摆在了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团队面前的一道新难题。”团队负责人谢军要求大家,“没有标准就制订标准,没有教材就自编教材。”
于是,团队围绕“创建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国家标准”的核心目标,在价值引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师队伍打造、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更迭升级。为更紧密对接餐饮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变革,成立了“湖南湘菜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从简单的“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拓展为双元双核的“三三三”乐业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劳动光荣”和“创新创业”等思政教育理念,基于职业工作过程重构了“启志活动课 专业学知课 善行实践课”三课协同的课程体系,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技能抽考标准、题库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
在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方面,着手建立校企共建的“教、培、考、赛、产”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经营的长沙商贸联合餐饮公司、实验餐厅等实战型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不用出校门,就能参与真实的餐饮企业管理和运营。
在团队成长上,也从内培为主转化为内培外引结合,先后引进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技能大师1人、企业高级技师1人、教授4人、博士2人,建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名师引领、骨干支撑、德技双馨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如今,在“双高计划”立项建设近两年的时间里,团队成员5人获评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5人获评湖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先后获评湖南省专业教学团队、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先后认定和立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湖南省教师职业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指导学生获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3项、湖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是谢军提出来的团队口号,团队的每个成员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这句话,为培养“厚文化、爱餐饮、精技能、善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着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湖南教育新闻网报道
通讯员 邓红蕾 彭英姿 谭璐 记者 谭尔豪
在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提到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大家都用“狼之战队”来形容,“吃得苦、霸得蛮、能攻坚、善创新”是这个团队的“标配”。
2021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遴选结果,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名列其中,是全国旅游大类餐饮类中唯一立项的教学团队,这是继长沙市高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后的又一殊荣,标志着学校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据悉,全国目前共有42所高职院校开办了餐饮智能管理专业,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餐饮智能管理专业既不是开办时间最早的,也不是建设基础最好的,缘何能异军突起,团队建设有何秘诀可参考?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这支“狼之战队”。
创业1.0——以专业发展引领团队建设
时间回到2008年,当时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还叫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第一届就20名学生,2位老师,当时是一个极冷门的专业。”元老教师杨名回忆专业初办时的情景说。
在师资短缺、生源稀少的情况下,专业建设停滞不前。在2010年和2011年相继召开的湘菜产业与职业教育对话会和湖南湘菜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上,餐饮行业企业代表谈的最多的是“我们不缺资金,不缺市场,但我们缺优秀的店长类复合型餐饮管理人才”。时任旅游系副主任的谢军敏锐地捕捉到发展机遇,“餐饮管理专业前景可观,对接产业办专业,坚持质量育人才”的理念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2013年,在省市各级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推动下,行企校三方成立湘菜学院,明确了“培养湘菜人才、传承湘菜文化、引领湘菜产业”的办学目标,其核心专业餐饮管理专业成为学校重点特色发展专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培育优秀的餐饮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湘菜学院院长谢军说干就干,他带领团队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重新修订餐饮管理专业人培方案,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也同步部署。2014年,餐饮管理专业被认定为长沙市重点特色专业,专业建设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提质2.0——将师生成长作为团队发展目标
专业建设热火朝天,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招生的举步维艰。“每年只有30余名学生,而且大部分学生报考的第一志愿并非餐饮管理专业,而是通过调剂的方式,不太情愿地进入餐饮管理专业。”教师兰田这样描述当时的招生情况。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谢军提出“高规格实习,高质量就业”理念,精选校企合作企业,优化组建专业教师 企业导师 优秀学长的结构化教学团队,践行“一师一企”制度,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以黄炎培先生提出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校企共同探索餐饮乐业人才培养模式,每年招生规模逐步稳定在100人3个班左右。日益增长的学生规模和旺盛的企业需求给予了餐饮管理团队极大的信心,他们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建立成果导向的“1轴3区7域”课程体系,校企共创“资源库 mooc spoc”的资源应用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改革……从此,餐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进入2.0时代。
2017年,餐饮管理教学团队被评为长沙市高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先后获湖南省微课大赛一等奖、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课程《湖湘饮食文化》立项亚行贷款课程改革项目,《饮食风俗》认定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出版系列湘菜文化专著,被行业授予“湘菜文化杰出传播奖”,开启了扎根湖湘文化特色办学的新征程。专业建设成果《行业升级背景下产教协同共建湘菜产业专业群的探索与实践》获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为培养餐饮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餐饮管理团队除了在校内的教育教学上发力外,还广泛带领学生参与服务全国“两会”、湘菜大讲坛等社会实践,逐步形成了优质的特色社会服务品牌,在提升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2014—2018年,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省级以上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7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满意度96.4%以上,学院获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还涌现出了一批就业和创业典型。
13级餐饮管理专业毕业生向雅楠、刘杰琪就是其中的代表。向雅楠毕业后就职于餐饮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企业五十七度湘,从前厅服务员做起,经过3年时间,迅速成长为五十七度湘旗下“吃饭皇帝大”品牌门店合伙人。“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让我找到了热爱的事业。在我毕业后,老师还经常关心我的成长,勉励我做传播湘菜的新时代餐饮管理人。”向雅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是13级餐饮管理专业毕业的刘杰琪有一个创业梦,由她创办的株洲跛子美食城在株洲当地小有名气,刘杰琪告诉记者,她如今的餐厅管理理念正是在学校读书时开始积累的。
创优3.0——“多点开花”带动团队更精干
2019年,以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为核心构建的“餐旅会”专业群立项为国家高水平特色专业群,是国内首个立项的餐饮类“双高计划”专业群,金苹果专业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这标志着湘菜学院餐饮智能管理专业进入了创优发展3.0时代。
“做到国内领先,基本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甚至连专业对口的教材都很难找到,这是摆在了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团队面前的一道新难题。”团队负责人谢军要求大家,“没有标准就制订标准,没有教材就自编教材。”
于是,团队围绕“创建餐饮智能管理专业国家标准”的核心目标,在价值引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师队伍打造、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更迭升级。为更紧密对接餐饮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变革,成立了“湖南湘菜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从简单的“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拓展为双元双核的“三三三”乐业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劳动光荣”和“创新创业”等思政教育理念,基于职业工作过程重构了“启志活动课 专业学知课 善行实践课”三课协同的课程体系,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技能抽考标准、题库先后被评为省级优秀。
在实习实训条件建设方面,着手建立校企共建的“教、培、考、赛、产”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企业合作经营的长沙商贸联合餐饮公司、实验餐厅等实战型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不用出校门,就能参与真实的餐饮企业管理和运营。
在团队成长上,也从内培为主转化为内培外引结合,先后引进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技能大师1人、企业高级技师1人、教授4人、博士2人,建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名师引领、骨干支撑、德技双馨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如今,在“双高计划”立项建设近两年的时间里,团队成员5人获评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5人获评湖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先后获评湖南省专业教学团队、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先后认定和立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湖南省教师职业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指导学生获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3项、湖南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是谢军提出来的团队口号,团队的每个成员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这句话,为培养“厚文化、爱餐饮、精技能、善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着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关链接: